你要相信因果。
不好的話不要說,不好的東西要遠離。你跟不好的東西在一起久了、每天看不好的東西,身體、運勢當然就會不好,這就是『因果』。
例如謾罵的新聞、會挑起你不好的情緒的新聞、文章,這些我們不要看,要遠離,像是臉書上很多文章批評這、批評那,罵這個人、罵那個人,這些都不是好的,我們要遠離,不要看,這些都會影響我們的修行、減損福報。
相信你一定有跟人吵架的經驗,你也有幫助人的經驗。跟人吵架吵贏了、辯贏了,好開心哦~~~~ 但是然後呢?沒有然後了。雖然吵贏,但卻搞得自己血脈噴張、高血壓、憤怒久久不能消氣,這是真的快樂嗎?你內心有得到什麼嗎?沒有。
但是做好事卻可以讓你得到長久的快樂,今天你即使做了一件小小的好事情,例如協助人搭車,你心裡也會覺得很愉快,這種愉快你到了晚上睡覺時回想起來,仍能會心一笑。
所謂相由心生,天天做好事天天說好話,外在就會顯示親合,人家就願意接近你,人緣必然好,做事當然就順利,這就是因果。
天天抱怨,誰敢接近你啊?這就是因果。所以不好的話不要講,網路上電視上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我們不要看,會帶給我們不好的影響。
不罵人、不抱怨很難,我相信要你們不罵人不抱怨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,但是我們可以慢慢學,循序漸進把自己的壞習慣改掉,所以才叫修行。
#車小斌大師開釋
中國航天日(Space Day of China)的設立是為了紀念中國航天事業的成就,弘揚航天精神,並激發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航天科技的興趣。其由來與以下關鍵事件相關: 1. 歷史背景:1970年4月24日 這一天,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“東方紅一號”,標志著中國成為繼蘇聯、美國、法國、日本之後第五個自主發射衛星的國家。這一裏程碑事件奠定了中國航天事業的基礎。 2. 設立航天日的提議 2016年,為響應國家“航天強國”戰略,國務院批準將4月24日定為“中國航天日”。這一提議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、國防科工局等單位聯合發起,旨在傳承航天文化、普及航天知識。 3. 目的與意義 紀念成就:致敬中國航天的歷史性突破,如“兩彈一星”、載人航天、探月工程等。 激勵創新:鼓勵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投身航天事業。 科普宣傳:通過主題活動(如開放日、講座、展覽)提升公眾對航天的認知。 4. 歷年主題與活動 每年航天日圍繞不同主題展開,例如: 2016年首個航天日主題:“中國夢,航天夢”。 2023年主題:“格物致知,叩問蒼穹”(聚焦航天科普與深空探測)。活動包括航天基地開放、院士講座、衛星發射直播等。 5. 國際背景 聯合國也將4月12日定為“國際載人航天日”(紀念加加林首次太空飛行),但中國航天日更突出本國航天發展歷程。 總結 中國航天日既是向“東方紅一號”致敬的紀念日,也是推動未來航天發展的全民科普平台,體現了中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決心。
留言
張貼留言